![]() |
传教士与西洋食品在中国的传播 |
时间:2025/9/30 16:29:41 浏览量:10 |
进入近代以后,上至统治阶级、达官贵人,下到洋行买办、普通商旅,都与西方人有了各种“亲密接触”。西餐作为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,也逐渐进入普通人的视野,成为部分中国人不得不尝试甚至是经常接触的东西。而传教士由于特殊的身份和传教的使命,往往能在较大范围内接触到更多的中国人,因而他们的吃穿用度往往更能对普通百姓产生影响。比如,晚清新教初来,传教士曾被称为“太妃糖先生”,说他们为了吸引国人的注意,经常用太妃糖开路。又如,许多传教士家庭使用缝纫机,这吸引了不少女性教徒的注意,随之产生的需求甚至引得美国的公司开出15000美元的高薪,聘请传教士担任该公司中国区的销售主管。虽然遭到拒绝,但传教士在西方物质文明传播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视。在西式餐饮文化东来的历程中,首当其冲的就是物质层面的西式食品的引入。 作为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,上海地区的食品种类尤其是进口舶来食品相对比较丰富。19世纪中期,随着留居上海的外国人增多,贩卖洋货的商行开始提供西方人喜欢的食品。从《中国丛报》、《北华捷报》、《上海新报》、《字林西报》等报刊的物价表和广告可见,早在1849年上海已有专门的外国商店出售罐装的三文鱼、龙虾、蛤蜊、牡蛎、燕麦片、薏米、木薯粉、饼干、黄油、芝士、火腿、“花旗面粉”、蜜糖、红醋、白兰地、芥末、葡萄酒等进口食品,市场上也不乏西方人爱吃的牛羊肉、南瓜、番薯、烤面包等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产于北大西洋的鲭鱼、制作鱼子酱的原料鲟鱼、海蟹、火鸡、山鹬,产自孟买的洋葱、甘蓝,产自英国的萝卜、芦笋,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葱头等食品逐渐成为上海市场上的常客。不仅如此,芋艿、香瓜、珍珠米也都分为外国产和本地产两种可供选择。 单就食品种类来说,要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制作出地道的西餐,在物质条件上已经完全具备了。当然,这些舶来食品价格不菲。以进口面粉为例,上海市场上每加仑要1美金左右,这与同时期旧金山市场上的价格基本持平。而本地产的小麦面粉每斤只需30钱,按照当时一两银兑换1460钱的汇率,两者相差10倍。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中,出身富裕家庭的为数并不多,根据美部会(ABCFM)和美以美会的统计,19世纪中后期在华服务的传教士尤其是女传教士多数来自乡村。不少女传教士甚至需要从微薄的薪水中,拿出部分钱寄回家乡。所以,进口食品的高昂价格,对大部分传教士来说也很难经常消费。 |
![]() |
>> 友情链接 |
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去空行工具 英汉词典网 食堂招标网 zlty28.com |